行业动态

中国综合布线市场发展综合分析

2012-12-02

第一节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  产品格局及竞争趋势 

综合布线产品作为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要能够适应建筑物的生命期与网络周期性发展的需要,要做到1520年不落后。因此,产品的发展既要满足各种场合的应用,又要考虑网络的发展。 

由于40G/100G以太网IEEE802.3ba标准的颁布,成为中国综合布线市场,尤其对数据中心布线工程的建设,都将是技术产品应用发展的指南。该标准进一推动万兆铜缆和光纤及高端技术应用的市场潜力。同时,从数据中心节能的发展趋势考虑,机房环境与空间布局的变化,网络端口带宽的成倍提升和设备功耗与设置密度越来越高的客观现象,也对线缆介质的选用、连接器件的高密度、机柜的走线方式、线缆的敷设方式,系统的智能管理等方面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铜缆介质方面,5e6类线缆广泛应用与楼宇布线,由于6A类铜缆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6A类线缆产品将被更多用来适应高速网络的应用。6A77A屏蔽的布线系统有很好的抗电磁干扰与简化施工等优点,未来在数据中心布线产品选择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考虑到传输带宽与传输距离及信息安全的要求,未来将更多出现OM3OM4类多模光纤的技术应用。为适应三网融合 光纤入户宽带数字网络建设,OS1OS2单模光纤光缆、光交接箱、光分路器、光终端盒等光器件将会被大量采用。 

在数据中心或较大规模的楼宇布线系统采用多种形式的高密度配线架,高密度线缆跳线可以提高机柜空间的利用率。同时使用基于模块化设计的预连接系统

使得铜缆和光缆组成的传输链路或信道可以具备良好的传输性能,系统安装时实现铜缆和光缆的即插即用,降低系统安装的成本,预连接系统在接口、外径尺寸等方面具有的高密度优点又节省了大量的安装空间,在网络连接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使系统的管理和操作都非常方便。无论何种模式,在连接器方面,预端接都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 

从整个机房节能考虑,不同形式、功能机柜(架)的采用,会为提高机房空调的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实际上,机柜的采用与机房的平面布局、机房空调气流组织的设计、机柜的实现功能要求、安装的网络设备数量种类,线缆的敷设方式、智能控制的水平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高效节能与智能化控制的机柜(架)会被大量采用。 

此外,智能管理软件和硬件产品,也将为高密度的实现铺平道路,在布线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技术影响因素及应用发展预测 

总的来说,中国综合布线市场未来技术将呈现出三个发展方向: 

第一,是向高速宽带网络的应用、保障信息安全、满足不同类型与功能的建筑物需求,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目标。包括预端接、智能配线架、万兆铜缆与光纤以及相关测试仪表等领域的新技术应用,都将会提高布线系统效率与强化IT资源的优化管理。 

第二,体现绿色环保与提升节能效果,从布线的角度考虑,它们不是孤立的,主要应该从建筑及机电设备的整体统一考虑布线相关技术的应用,如:防火线缆、智能节能机柜、屏蔽布线系统等也成为引领布线市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满足国家倡导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针对光纤入户 三网融合 智慧家庭的兴起,加大光纤布线系统、智能配线系统、家居配线系

统的产品研发与应用开发。 

3  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国家对宽带入户政策的倡导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型建筑群项目的增加,以及数据中心建设的高涨与关注,加之布线标准体系的完善、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应用,整体布线市场的增长前景仍然看好。 

对楼宇布线系统而言,除了满足原有的语音与数据业务以外,近几年由于网络技术在弱电系统中的应用,充分体现出对结构化的布线需求。如果再考虑到早期楼宇布线系统的更新与改造,光纤入户对家居布线系统市场的促进,楼宇布线也会趋于稳步的增长。 

另一方面,国产品牌厂商利用自身灵活的机制,注重新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产品生产多元化进入多种领域,降低成本与全方位优良服务,并将产品积极推向国外市场的战略思想,使得布线在整个市场份额上将会进一步上升,不断改变国际品牌在中国综合布线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局面。国外厂商则利用标准、制造工艺、产品技术更新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立足在中国扩大生产的投入规模,发挥在布线领域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发展对策与主要观点 

1  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观点总结 

1)布线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 

 不断有新的品牌布线产品进入市场,针对这一现象需要我们理性对待。一方面说明布线产业的生命力以及发展的前景。但也要看到为了求得最大化利润,其中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所谓名牌产品充斥建筑领域的现象依然存在,加之打假工作的无力与缺失,扰乱了工程建设的健康有序实施。 

可以这么认为,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国外的布线品牌厂商押宝于中国的10%以上的年增长率市场需求,基本上都在国内建立了生产基地,更有的采用贴牌的方式制造产品。所以应该理性地看待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地(国内还是国外),在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做到严格把关。与国内的企业相比,国外品牌厂商在标准引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制造的工艺水平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他们的市场策略会更加立足于高端的用户与项目,尤其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会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 

2)国内的布线企业,都在扩大改善自己的生产基础设施与研发能力,为增强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创造条件,由单一的产品朝向多元化产品发展,积极参与技术基础工作与培训职工及集成商。为创造良好的市场做好铺垫的工作。 

另外,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内通信产品的制造企业(如华为公司等)凭借自身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也在生产布线系列产品,以端至端的全方位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推向市场,会给市场带来较大影响。 

3)布线市场的契机在哪儿呢? 

总的来说,布线是依赖一种新的国家经济发展产业掀起与新的信息应用技术理念推出,将布线行业一波一波的向前迈进。 

· 建筑市场的久长不衰:建筑行业作为一个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政绩中占有主导的地位,而且随着目前大型建筑的日益增加,布线工程的规模与体量有了较大的变化。作为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也是必须投入的弱电项目。因此,布线市场也始终伴随着建筑业而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           

· 我国的智能建筑设计的要点提出:智能建筑应符合国家关于节约资源、环保、生态等绿色建筑系列方针政策要求;应注重以智能化技术功效实现建筑物现代化应用功能;需以建筑物的功能类别、管理需求及建设投资为依据,应达到应用可行,使用合理、运行可靠、造价经济;应具有符合基础技术更新发展和应

用功能提升完善的可持续性。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信息基础设施,可以为上述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应用条件。 

· 布线是伴随网络带宽的提需求而发展的。网络每隔5年会有一个产品与应用技术的提升。我们知道的1G10G40G100G的应用已变为现实。因此,布线高等级产品对网络的应用需求上的适应无疑会得到周期性的发展。另外,以建筑主体为对象的弱电系统(如监控,一卡通、控制器、智能网关等设备)采用数字化与网络化技术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 

·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导向——“光纤入户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日前联合下发文件,要求电信运营商加速推进光纤宽带建设,加速城市光纤到户、农村光纤到村,并提出2011年城市用户及农村用户的宽带接入能力将分别实现8M2M 

并且要求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已建区域加快光进铜退的网络改造。有条件的商业楼宇和园区直接实施光纤到楼、光纤到办公室,有条件的住宅小区直接实施光纤到楼、光纤到户。优先采用光纤宽带方式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村。 

根据光纤宽带接入网络部署的近期目标,到2011年,光纤宽带端口超过8000万,城市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兆比特每秒以上,农村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2兆比特每秒以上,商业楼宇用户基本实现100兆比特每秒以上的接入能力。根据预测,我国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投资三年内将超过1500亿元,新增宽带用户将超过5000万。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光纤入户的工程由房地产开发商与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主要涉及到光纤配线架、光纤分路器、光纤交接箱、光纤分线箱、光纤连接器、单模光缆、皮线光缆、家居配线箱等产品。而且对各类民用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也将充分体现光纤到楼层区域、桌面的应用。 

这无疑为国内的布线企业带来一个相当大的商机。 

2  行业发展应对策略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精神指引下,中国的布线市场可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标准编制 

标准是规范布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文件。但是布线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我们认识到,技术基础工作应当与市场的需要相适应。重视布线行业的标准化工作,使得国内各布线标准力求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并且逐步为完善我国的布线标准体系努力。为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随着国外标准ANSI/TIA-942-1-2008《数据中心电信设施标准》、ISO/IEC 24764 《数据中心电信设施标准》(草案)、ANSI-BICSI-2002《信息技术-通用布线标准-数据中心》、ISO/IEC11801:2008《用户建筑综合布线》等的颁布,国内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入、消化,吸收,转化,对内容等同引用。为此,布线工作组加强与全国信标委布线工作小组之间的合作,并争取参与国外标准化组织的活动与会议。二、做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1-200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验收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环境检测标准》等的编制或修定工作。三、继续发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综合布线工作组的技术优势,针对布线市场的需要,以编写布线行业技术白皮书的方式,填补与完善国家标准内容的缺失。技术白皮书的编写会随着布线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下去。 

2.2 优化工程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技术已经被大家所认识与接收。但目前在项目的布线方案中,雷同的设计已是相当普遍现象。因此如何针对各类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做出适合的优化方案,尤其对数据中心及家居布线系统要与楼宇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

区分开来。在系统的配置各类型的建筑物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特点,对在市场中的竞争成功是十分有利的。在工程建设中,用户并非完全考虑低价中标的问题,而是更加关注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化与可靠性。这些都与设计的水平相关,所以工程的深化设计显得十分地重要,需要工程集成商认真对待。 

智能建筑包括10大类型、功能的建筑物,因此在制定上述各类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方案时,既要考虑到布线系统的整个构架组成、等级与类别的选择、系统的传输指标确定、器件的安装方式、线缆的敷设方式及安全与防护等方面的一致性;又得兼顾各类建筑物各功能区的业务需求、系统设备配置上的特殊要求、对环境的防护要求等。更要将楼宇布线与数据中心布线、家居布线系统加以区别对待,布线工作组编制了《10大类建筑综合布线应用技术白皮书》,应该做好应用推广工作。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下精神。 

· 绿色节能 

IDC近期报告就指出,数据中心作为企业应用和运营的核心,能耗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服务商和用户的关注。企业如何降低建设成本、能耗成本、运行成本成为绿色数据中心的研究主题。数据中心节能涉及到机房电源系统、空调系统、机柜系统、布线系统,网络系统、运维系统,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建设。绿色数据中心从布线领域也会有更多的关注与理念、产品的推出。特别要提出,从满足阻燃、低烟、无毒的性能出发,来选择相应等级的防火线缆,充分体现环保的主题。这个问题,需要工作组进一步做好技术白皮书的编写,正确引导与推广应用工作。 

智能配线系统目前采用链路 端口 端口链路混合  电子标签 等应用技术,如何引入物联网的理念,将电子标签射频技术应用于整个配线系统(线缆、桥架、模块、箱(盒)体、机柜等)的资产管理、工作状态管理,同样起到节约运维成本,降低人力消耗的作用。 

· 合理选用高端产品 

产品的选用应适应建筑与网络的生命期、并满足标准的技术要求。而且将水平布线系统与主干布线系统分别加以考虑。高端产品,如7类与7A类布线系统、预端接线缆连接器、智能配线系统、高等级防火线缆等的应用应该充分考虑到应用场合与工程的投资情况。 

· 光纤入户 

在光纤入户的工程中,建设界面的确定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与法规要求。建筑红线范围内的小区管道,建筑物内的管槽、线缆、配线设备由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并且提供设备的安装场地。小区内的线缆敷设,交接设备等由电信运营商负责建设。 

光纤宽带接入,采用光纤传输介质将通信业务从业务中心延伸至小区、路边、建筑物、用户、直至终端,同样可以采用即插即用的方式,做到光纤入户,以满足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的应用。 

家居布线箱作为光纤入户的终端设备,为住宅建筑的基础设施。它是实现智慧家庭(信息通信、家电控制、紧急呼叫、烟雾告警、一卡通、表具计量抄送、照明与窗帘控制等)信息采集、控制的最基本单元。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每一户都应该设置家居配线箱,家居配线箱可以有不同功能的组合(配线、以太交换机、电话交换机、有线电视、弱电控制模块等),并且户内的家居布线要一步到位。光纤入户为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也为国内的布线厂家开拓了新的领域。 

2.3 强化施工队伍的培训  

设计是施工的技术有力支持,施工又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到场的产品进行性能指标的抽测与质量检查,避免伪劣产品在工程中的使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变更、线缆敷设中填充率

与拉力的过大、线缆端接的正确操作等操作都将直接影响到布线工程的质量。另外工程每一个信息点的符合标准的检测方法与指标、文档的良好编制、工程质量优良的评判要求等都应当让施工人员了解清楚,这些都需要透过培训来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长久之计。 

2.4  系统检测 

布线系统工程的检测工作的落实,是布线工程质量与网络正常运行的有效保障。特别是对于数据中心机房布线的测试内容与测试方法是需要在我们国家的相关标准中加以补充与完善的。另外,对于智能配线系统(包括硬件与软件)应该提出作为专项工程来测试验收。目前对布线工程的检测应该提到一个高度加以重视,需要布线领域各个方面做好对标准相关内容的宣传贯彻工作。 

2.5  布线系统升级改造 

早期的布线系统有了20个年头,布线发展的较快期(1997年)至今也经过了15年。其中产品大都以3类、5类铜缆与OM1OM2多模光缆布线系统为主,有的布线工程布线产品已经过了质保期,产品出现材质老化现象。随着网络设备传输带宽的提升,原有的布线系统存在的质量问题已经无法保证网络正常运行。因此,大量的布线系统工程改造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