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欢送玉兔喜迎龙中国布线再续新华章

2012-02-09

纵观2011年中国综合布线市场,国内光纤市场变化、数据中心升级、网络建设实施、标准与规范的制定、铜价波动、国际市场竞争加大等,都关系到整个铜缆光纤市场营销规模与厂商份额的波动状况。国家重大政策与市场活动的积极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布线市场走势。盘点2011年,综合布线市场究竟受哪些重大事件影响呢?

  受益政策扶持效应光纤行业迎来市场良机

  “十二五”中获悉,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两大纲领性文件中都将新一代信息产业提到第一和第二的高度,新一代移动网、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因此作为大容量信息传输光纤承载技术将迎来新的春天。

另外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以及“光纤到户”等众多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光通信设备行业在未来几年成长空间巨大,已经有业内人士乐观估计,国内的通信设备商将在未来两年迎来一个又一个投资高峰,投资规模将以千亿为计算单位。对现有的铜线网络进一步改造,拉动光纤宽带接入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信光网改变中国告别宽带“铜缆时代”

  2月16日,中国电信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十二五”宽带发展规划。规划显示,即日起中国电信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这是“十二五”开局中国电信向公众献上的首份“厚礼”,预示着中国电信将用5年时间实现宽带网络的提档升级,从依靠铜缆为介质的“青铜时代”走进高效稳定的“光纤时代”。与此同时,将刺激国内光纤市场需求递增。

FTTx成业界新宠儿继续拉动线缆市场

  据市场分析机构Ovum报告,随着中国光纤用户数量和供应商出口的大幅增长,中国将继续主导全球光纤宽带市场。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加大了在接入网方面的建设投入,尤其是在FTTH的大规模建设浪潮下,进行了大规模的PON设备及配件集采。三家运营商总计PON集采量近3600万线,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接入网设备市场的壮大。FTTx的快速发展,对于光器件产业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外,为了保障FTTH顺利实施,在PON设备使用已经十分成熟的情况下,楼宇和室内光纤布线成为FTTH推广最后一道难关。正当危难关头,塑料光纤一起技术优势冲破了FTTH最后一道难关。塑料光纤具有芯径粗、易耦合、不用熔接或者焊接、重量轻、柔性好可弯曲的特性,同时具有防腐蚀,防潮湿,防震防爆功能,而且抗电磁干扰和辐射,保密性、安全性及抗干扰能力强,衰减为恒量、不随传输状态变化等优点。

  至此,不难看出,当前国内外市场均十分看好塑料光纤市场的发展前景,无论是国内的三网融合、FTTH推进,还是国外的工业控制和医疗应用需求,都将蕴含极大的塑料光纤市场需求,而塑料光纤优良的特性,已使其成为海内外光纤市场的“宠儿”,塑料光纤市场将呈爆发式激增。

  日本地震“震痛”光纤产业影响中国光纤市场

  日本地震致使日本厂商3个月还不能恢复生产,造成预制棒全球供应的短缺,国内中小厂商受到的影响将增大,并可能转为向其他厂商采购。除日本的供应商外,美国的康宁、欧洲的阿尔卡特、韩国的LG电缆等也是预制棒的主要供应商。但问题在于,预制棒存在4种不同的生产工艺,需要和不同的拉丝塔等设备配套,业内围绕不同的预制棒技术已形成许多小的生态圈,厂商采购不到对应的预制棒,就需要修改自己的拉丝塔等设备。这种抉择也将考验公司的平衡判断力,让我国光纤产业深感震后余波,严重“冲撞”着我国光纤产业。

  原本市场竞争会加剧,但由于日本地震,对其光纤和预制棒厂有一定影响。因而,这一突发灾难影响全球光纤供应,出现光纤短期的短缺现象。除此之外,日本地震毁坏基础设施,重建需要大量的光纤,另外中国厂商的光纤预制棒大部分依赖日本供应,地震对供应造成了不确定因素,导致光纤生产原材料紧缺,严重降低光纤产能,致使光纤市场供应不足,进而导致光纤市场价格上涨。

  “光纤之母”加速迁汉我国光棒将实现三级跳

  光纤预制棒,被誉为“光纤之母”。日常使用的光纤,就是通过光棒拉制而成。但这一重要原材料却始终受制于人。日本发生地震,这一“软肋”让国内众多厂商感到切肤之痛。

日本地震发生后,日方生产受影响,国内光纤光缆产业顿时受到冲击。据某一光纤行业人士透露,日本的光纤企业和国内的企业合资已经把很多光纤预制棒放到国内生产了。中国厂商要应对这种外力的影响和利润下滑,光纤预制棒的自主研发成为当务之急。当前长飞已经掌握了光纤预制棒的核心制造技术,亨通光电也将进行项目扩产,加强光纤预制棒的自给能力。国内光纤厂商在今年有望抢占产业链高端地位,未来可能继续扩大产能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国内众厂商齐奋发光纤预制棒渐走向自主

  我国最大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在武汉邮科院建成,其自产光纤预制棒技术达行业领先水平,现已正式投入生产。从2011年8月开始,该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进入年产500万芯公里生产阶段,预计年底将进入1000万芯公里生产阶段,从而实现自给自足。这是光纤行业又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光纤厂商自主生产光纤预制棒将为光纤产业带来一番新景象。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投入到光纤预制棒的生产中,预计2013年中国光纤预制棒产量将达到2800吨左右,是2010年产量的翻倍,我国光纤预制棒供应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扭转,光纤产业将迎来又一高峰。我国光纤产业实现产业链全自主生产的开始,从最初生产光纤到光纤的核心部分预制棒的自主生产,实现了光纤产业技术上的又一大突破,重大影响了国内光纤供应市场需求。

  宽带热潮背后藏有畸形隐忧光纤不如粉丝贵

  2011年开始,在中国内地掀起的新一轮宽带建设浪潮则直接成为引爆光纤光缆市场的导火索。然而,在这场大建宽带浪潮的背后,亦隐藏着因体制和人为因素埋下的网络质量隐患;隐藏着“劣汰优胜”的畸形市场逻辑;隐藏着运营企业各自为政,电信基础网络大规模重复建设的“魔咒”。

  为了最少的降低运营成本,运营商纷纷对其网络建设的供货,采取了集中采购的方式。电信运营商在招投标中过分注重低价中标的做法,使我国光电线缆产品价格一降再降,陷入降价的恶性循环中。而光纤设备生产企业为了生存,只能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赚取微薄的利润。供需关系畸形“劣胜优汰”频现,直接影响光纤供求市场,致使光纤不如粉丝贵。

 铜价波动困扰布线产品制造商

  受铜、铝、塑料等原材料价格高涨的影响,特别是铜的价格接连攀升,线缆制造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指望原材料价格回归至原来的水平是不现实的。原材料大幅度涨价造成了产品成本的大幅提高,但是由于线缆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线缆销售价格难以合理提升。特别是技术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中低端线缆产品市场,压价竞销的情况相当普遍,目前,残酷的市场竞争使得部分线缆企业生存难以为继,致使直接影响综合布线原材料供应市场。

  布线标准走向国际化窗口已开启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CTEAM)在积极推进中国综合布线市场发展的基础上,正开启国际化步伐,积极促进国内布线技术力量参与国际标准的讨论与制定工作。为此可以弥补我国标准滞后现象,更好的促进国内综合布线行业更好的发展,大力助推综合布线市场走向国际化。

  展望未来:2012中国综合布线市场需要发展的要点有哪些?

  1.市场发展与标准编制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综合布线工作组以编写布线行业技术白皮书的方式,起到了补充与完善国家标准内容的作用。白皮书积极引入国外标准新的内容,并与国内相关标准技术要求、产品应用、工程案例等方面相结合,有很好的适用价值。

  2.智能管理与物联网

  目前的智能配线系统主要采用“第9针”与“端口”技术,如何实现布线系统“端至端”所有配线设备的管理,如何引入物联网的理念,将电子标签射频技术应用于整个配线系统的资产与安全集成管理,有待我们去研发、应用、推广。

  3.家居布线系统与智能家居

  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每一户都应该设置家居配线箱,家居配线箱可以有不同功能的组合,并且户内的家居布线要一步到位。光纤入户为家居布线的发展趋势,也为国内的布线厂家开拓了新的领域。

  4.结构化布线与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在信息的采集、上传、集成管理等方面正在朝向网络化与数字化发展。在建筑物中,结构化布线使得多种业务的融合传输已经重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将会在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等系统中被得到广泛的应用。

  5.信息通信发展与布线系统升级改造

  由于信息通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从10M/100M/1000M发展至10G/40G/100G传输速率的应用,原有的布线系统完全无法满足网络的新的需求。因此,布线系统的改造与扩容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