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档

综合布线系统小跳线大道理

2011-09-20

在综合布线项目中有许多的用户或集成商会选择用工程剩余的“零头线”来自己做跳线,其实这好比把手推车的轮胎用在高级轿车上,6.2GHz双核的计算机使用128M的内存,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省钱方式。就像要考虑计算机中的内存是否与CPU的速度相匹配一样,网络布线系统的集成商和最终用户也一定要认真评估布线系统是否匹配。比如,最优的布线系统中选择了最差的跳线。现在跳线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布线系统中值得注意的“小配件”

通常布线系统的安装要先于家具和设备的准备,大约95%的布线系统都经过了永久链路模型的测试。永久链路的测试不包括两端的设备路线。经过测试的链路可以保证传输性能,如果跳线与布线系统匹配,那么网络会很好的工作。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多数布线人员都知道发布了20014月发布了TIA568标准。该标准包括超五类线的布线要求。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该标准的完成花费了如此长的时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跳线性能不稳定且难以把握。

对五类跳线的回波损耗的测试被制定出来。美国福禄克网络公司(一家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生产网络测试设备的公司)对同一跳线在两种方式下进行测量,得出不同的结果。对跳线没有打结,弯曲或做不良处理,只是做了简单的换位放置,用户也是经常这样变换跳线地连接计算机。然而测试结果让人吃惊。以A位置测试,回波损耗超过4dB,比B位置好,这个结果足以影响整个链路测试通过与否。在TSB-67标准实行时期,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为不需要测试回波损耗。因为是一个新的测量参数,所以现在对跳线的设计和制造往往不被重视。

最脆弱的链路环节

如果你要关注结构化布线的整个通道,从到交换机,最脆弱的部分是插接件环节,连接部位往往是最差的性能点。为会么?是因为双绞线的双绞结构被破坏并被挤压在一个很小的空间,线对间彼此交叉或跨接,平行地推入接头,通过压接工具,固定导线的同时也破坏了金属结构,从而带来阻抗的变化,影响回波损耗。跳线被隨意使用,比如在桌椅之间的缠绕,强力拖拽或被重物挤压等等,如此之后,再希望这些跳线达到水平电缆的性能,可能是个奇迹。

跳线的使用,正是在结构化布线的最活动的部分,它们处在发送信号能量最强的位置和接入信号能量最弱的位置上。很小的阻抗变化就会带来3-4%的反射,从链路末端到链路中间的反射对传输信号的完整发造成破坏。同时对近端串扰也会有影响。最终用户要考虑的不仅是永久链路的性能,还要考虑通道的性能。线缆厂商希望布线系统具有比网络设备更长的生命周期,以满足网络应用对带宽的要求,现在连接跳线符合10/100BASE-T以太网的要求即可,但是对使用4个线对全双工传输的千兆以太网,跳线的性能将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带宽的需求

对六类布线会有一些特别的要求。六类线的性能要优于五类线或超五类线,特别是在近端串扰和回波损耗方面。接头和接口必须完美的匹配,因此现在为使各种各样接头和接口互相兼容和匹配进行了许多研究,制定许多规范使它们的差异尽可能的小。不论怎样,六类线系统只充许使用厂商经过认证或许可的跳线,否则不能保证与布线系统匹配并达到通道性能。

最终用户能做什么呢?怎样才能保证拥有合格的跳线呢?显然需要一种证明的方法,只有线序的测试是远远不够。在测试中有足够余量的永久链路和临界状态的跳线可以通过通道测试,但是这种临界状态的跳线和临界状态的永久链路一起使用,通道测试可能失败。除了持续不断的测试外,还应该对跳线的每一对线的近端串扰和回波损损耗进行测试,这些测试应该按照TIA的跳线测试标准进行。(这种测试带有特制的装置,不是简单的通道测试!)这就意味着这些跳线必须和固定部分相匹配才可用。否则,即使获得通过,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跳线存在重复使用的问题,通过不断缠绕后,如何保持完好?

产品选型

普鲁斯特数据跳线里面每根线缆均采用由多股细铜丝组成的,保证的跳线的柔软性,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跳线水晶头采用了公司专利的设计,有专门延长柄设计,在插拔高密度交换机的时候方便工程师使用,并且在与面板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面板上面的防尘盖卡住而让跳线拔不下来。在线缆进入水晶头内采用专用的线缆分隔组件,从而让线缆保持原有状态进入水晶头内,这样对于阻抗、串扰、衰减做了最大程度的优化,使跳线的性能得到12%的提升。

水晶头前端采用“分离器(Sled)”设计,上下两层减少了双绞线的开绞,也是为了降低串扰影响。

极片为表面50U镀金的铜镍合金,至少保证重复插拔500次性能不变。直接观察触点可发现:优质6RJ-45插头的触点极片经抛光处理,能使之与插座中簧片的导通性提高3dB 

    不要忽略你的跳线,它们已经是你的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多花一些时间测试它,确保质量,你会发现将获得更少的数据错误率,更大的吞吐量,更高布线系统的余量和更少的网络故障。